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提示: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计算中,无论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通过活动,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草稿本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生:买过。
师:买过什么文具?生:买过2个笔记本和1支笔。
师:你买的笔记本每个几元,笔每只几元?生:笔记本每个2元,笔每只1元。
师:,你们能帮他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钱吗?生:5元。
师:你怎么算的?生:先算笔记本的钱2×2=4(元),再算4+1=5(元)师:说得很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类的问题。
出示课题: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题师:生读题,说说要解决的问题。
生: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师:独立列分步算式解决问题。
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先算6个文具盒多少钱,就是6×7=42(元)再算一共用去多少钱。
就是42+55=97(元)师:谁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到一起吗?生:可以写成:6×7+55生:还可以写成:55+6×7师:这两个算式对不对。
(小组讨论)生:第一个对。
因为先算乘法,第二个先算加法。
师:像上面的算式无论乘在前还是在后都应该先算,所以都对。
在一个没有括号综合算式里,有乘又有加减。
应先算乘,后算加减。
讲解:像同学们这样,分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去解答。
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
我们还可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两步的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
在综合算式中,我们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设计意图: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2、试试身手。
81-17×4师:计算这道题时,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生: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81-17×4=81-68=13再次总结:在一个没有括号综合算式里,有乘有加减。
应先算乘,后算加减。
三、巩固新知1、完成第59页试一试。
2、将下面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
(1)3×5=15 (2)6×8=4820+15=35 48-18=303、亮亮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5倍,爸爸比亮亮大多少岁?答案:1、536、 1 2、20+3×5 6×8-18 3、28岁四、达标反馈1、24×3+19 (注意运算顺序)2森林医生。
(改正错误)16+40×8=56×8=4483、小红拿50元钱去买8个6元一个的笔记本,应找回多少钱?答案:1、91 2、16+40×8 3、2元=16+320=336五、课堂小结师:大家回顾一下,综合算式中有乘有加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生:先算乘,再算加减。
师:为什么?生:因为加减是同级运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
六、布置作业1、我会列式计算。
3个7再加28是多少?71减去6个8是多少?2、我来算一算。
65-8×8 20+5×53、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4天,每天看6页,还剩13页没有看。
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4、妈妈买来12盒月饼,每盒有9块。
送给奶奶16块,还剩多少块月饼?答案:1、49、23 2、1、45 3、37页 4、92块板书设计: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例1:分步:7×6=42(元) 42+55=97(元)综合:7×6+55=42+55=97(元)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和乘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教学反思:2、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60---61页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提示本节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四则混合运算(没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材例题仍以购买文具为素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由分步列式合成综合算式,来理解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掌握混合运算计算过程,能熟练计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对、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答题纸,小白板一张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谁来说说运算顺序。
生:当综合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板书: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设计意图:先通过回忆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温故已学知识,然后开门山的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1.明确解题思路,列出算式。
师:出示教材例2的情境图,明确题意。
生:仔细看图,说说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生:足球每个45元,买2个篮球用70元。
师:根据买2个篮球用70元这一数学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生:可以得出1个篮球的价钱。
师:例2的问题是让我们求什么?生:每个足球比每个篮球贵多少元?师:哪位同学根据已知的条件来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生:要想求出每个足球比每个篮球贵多少元?就要用1个足球的价钱减去1个篮球的价钱。
根据题意不知道1个篮球的价钱,所以第一步应该先求出1个篮球的价钱。
生:70÷2=35(元) 45-35=10(元)师:把两个算式合为一个综合算式。
生: 45-70÷2。
2.探究计算方法。
师:综合算式我们列出来了,大家讨论一下该怎样计算呢?生:组内讨论计算方法,在答题纸上进行计算。
生:组长把本组内的交流计算结果写在小白板上,展示计算结果,并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演计算过程。
并画出第一步计算。
45-70÷2=45-35=10(元)教师小结:当综合算式里有除法和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3.说一说。
师:结合例1、例2的算式,说一说运算顺序。
生:当综合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生:当综合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生: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师:像例1、例2的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4.独立完成试一试。
师:出示“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并画出第一步计算什么,教师巡视。
生:展示计算结果,说说计算顺序。
5.议一议。
师:出示“议一议”讨论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
生:小组内讨论,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师:综合学生的汇报小结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6.试一试师:出示“试一试”,指名两名同学板演。
生:在答题纸上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
师:让两名同学说说自己的运算顺序,并订正结果。
(三)巩固新知师:出示教材61页课堂活动。
生:小组内合作完成,先说说计算顺序,在计算。
教师巡视,集体交流解题方法。
(四)达标反馈1. 口算40+60÷3= 92-72÷8= 25×4÷5=2.先说说计算顺序,再计算。
69÷3+56 200-14×8 16÷4×73.列式计算(1)165除以5的商,减去20,差是多少?(2)100加上35乘以3的积,和是多少?(3)30除以6的商乘以8得多少?答案:1. 60 83 20 2. 79 88 28 3.(1)165÷5-20=13(2)100+35×3=205 (3)30÷6×8=40(五)课堂小结师:大家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
生: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生: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1.直接写得数65-25÷5= 45+36÷4= 19+9×9= 78÷6×72.计算147-72÷6 327-56+78 56÷8×15 32×3+373.列式计算(1)甲数是96,是乙数的8倍,甲数比乙数多多少?(2)35与3的积除以7商是多少?4.王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做红花,8个小朋友一共做了40朵红花,王老师做了10朵红花,王老师比平均每个小朋友多做几朵?5.妈妈买了两盆百合花用去86元,一盆吊篮用去28元,一盆百合花比一盆吊篮贵多少元?答案:1. 60 54 100 91 2. 135 349 105 133 3. 96-96÷8=8435×3÷7=15 4. 10-40÷8=5(朵) 5. 86÷2-28=15(元)板书设计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45-70÷2=45-35=10(元)1.当综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时,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2. 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3、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61、62页的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混合运算已有初步的认识,在学习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困难不是很大。
深刻的主题和立场分析,非常的引人入胜!